很多父母常說要培養一個內心強大的孩子,那么,到底怎樣才算得上內心強大的表現呢?
生活中, 我們時常聽到身邊朋友感嘆如今的孩子多么嬌生慣養,又多么脆弱敏感。
“這代孩子,生活真是不要太滋潤?!?/span>
“我像他們這么大的時候,哪有現在這條件?!?/span>
“怎么這些孩子反倒還越來越脆弱了!”
家長以為內心強大的孩子,是不會脆弱的。
事實上,人人都有脆弱的一面。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誰沒經歷過委屈和崩潰呢?
哭鼻子、發脾氣、需要人哄一哄,抱一抱,其實無傷大雅。
最關鍵的,是孩子能否從負面情緒中恢復,當挫折感來臨時,接受它們,渡過眼前的難關。
這考驗的,是孩子的心理彈性水平。
清代詩人鄭板橋在《竹石》一詩中寫道:“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nbsp;以此來形容巖竹經歷了諸多困境之后,即使被壓彎,最后依然有英姿挺拔的身影。心理彈性來源于物理學中的彈性概念,用來解釋人們受到外部壓力后,能夠發生“反彈”,恢復到原先的狀態。用簡單的一句話來總結:經歷挫折或逆境后復原的能力。孩子在經歷困境之后,是陷入抑郁情緒無法自拔,還是很快地重整旗鼓、重新出發,體現的就是他的心理彈性水平。有些孩子,一次考試考砸了就一蹶不振,很久都走不出陰影;心理彈性水平低的孩子,未來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容易萎靡不振,喪失希望,抗壓能力差。而心理彈性水平高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較強,思維方式積極,能夠直面困難和挫折,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通過實際行動改善現狀。
美國心理學家洛莉·戈特利布在《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有這樣一段形容:
當我們感到脆弱的時候,我們就像是生雞蛋——如果摔到地上,蛋殼就破了,蛋黃和蛋白四處飛濺。
但如果我們的內心變得更富有彈性,那我們就會像是煮到全熟的雞蛋——即使掉在地上受到震蕩,也不會完全破裂,不會把周圍搞得一塌糊涂。
我們希望孩子也像全熟的雞蛋那樣,能有一顆不那么易碎的心,希望他們的心理是有韌性的,在挫折中獲得心理免疫力。人生常態往往多變且混亂,盡管我們不愿承認,孩子的成長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為了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當,孩子們內心需要生出一股力量來抵抗困境時產生的脆弱。很多時候,孩子不是被眼前的困難所困,而是被對困難的解釋所困。應對挫折和苦難時,他們會被以下三種思維束縛,放大困境:
美國學者馬丁·塞利格曼曾說:解釋風格是習得性無助的調節器,樂觀的解釋風格可以阻止習得性無助,而悲觀的解釋風格可以散播習得性無助。孩子在遇到挫折或暫時的失敗時,解釋方式將決定他會變得多無助或多斗志昂揚。
比如孩子考試不及格,樂觀的解釋:“我這次沒考好,是不是因為我最近上課不認真?”悲觀的解釋:“我就知道我不行,都怪我太笨了?!?/span>孩子在遭遇挫折的時候,不同的內心獨白,深深影響了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而孩子童年早期對事件的解讀,是在父母的態度中學習的,他們每天都會從父母身上學到對各種事件的因果分析,具體有兩方面:比如,出門發現車子壞了,悲觀的父母:“怎么我就這么倒霉!”;樂觀的父母:“正好這車子也該好好保養一下了!”樂觀的父母,帶給孩子的是對生活的熱愛和希望,當父母經常釋放悲觀、消極的情緒,孩子心理壓力也會隨之增加,焦慮水平升高。比如很多父母和孩子一起分析挫折和失敗時,任性、放縱地指責孩子的人格和品質,用簡單的詞語概況孩子的行為,孩子在這樣的聲音中,很難建立起樂觀的心態,他對自己行為的解釋也會是悲觀的。《心理韌性:如何培養內心強大的孩子》一書中寫道:在孩子沒有做好某件事,解讀自己的失敗時,在我們批評和教育孩子時,對以下詞語一定要高度警惕:● 不要用可能導致永久性悲觀的詞語,如總是、永遠、一直、從來等;
● 不要用可能導致普遍化悲觀的詞語,如全部、所有、什么都、一塌糊涂等;
● 不要用可能導致個人化悲觀的詞語,如笨、不行、不如人、沒用、廢物等。
哪怕是我們聽到孩子用類似的詞語來描述自己,我們一定要與孩子“爭辯”,指出他曾經在很多事情上都做得很好,他也有很多優秀的品質。即使是有很多行為問題的孩子,也要讓他們看到可以變好的希望。想要培養出一個心理彈性水平高的孩子,家長首先要破除一種“迷信”,那就是:“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有能力面對困境了”。
這其實是無稽之談,柔弱的小孩,成年后,大概率也會是柔弱的大人。洛莉·戈特利布也寫過一篇題為《如何將孩子成功送進心理治療室》的文章,她提到:“如果孩子們不能經歷痛苦的感受,他們就沒有辦法發展出心理免疫?!?/strong>“就像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是一樣的,你首先要暴露在病原體面前,否則你的身體不知道如何應對疾病的襲擊,孩子們也需要接觸不舒適、失敗和掙扎?!?/span>有的家長會在孩子沒有被選進校隊或者在棒球隊沒有晉級的時候給學校打電話抱怨;有的家長會因為孩子不喜歡校車上的某個孩子,選擇每天親自接送孩子上學;有家長要求老師不要用紅筆批改,因為家長覺得孩子看到書頁上這么多朱批,會讓他們心情不好。家長總是在孩子體驗“不愉快”的瞬間,代替他們消化痛苦,快速安撫,孩子所生活的環境沒有為他們提供鍛煉堅韌品質的機會。生活中,無能為力的瞬間有很多,孩子需要自己去經歷。比如,一個小孩因為下雨不能出去玩,他會經歷失望、焦慮和悲傷,他需要自己去探索這些感受,最終克服心理上的痛苦。
這是一個自我學習的過程,孩子最終靠自己戰勝了這種不舒服的感覺,漸漸地發展自己的心理調適能力。從兒童發展心理學角度來看,嘗試和探索行為,是孩子發展能力、認識自我和周圍環境、獲得成長經驗的重要途徑。家長如果處處保護、限制孩子,反而會阻礙孩子的成長和能力發展。更重要的是,孩子缺乏生活體驗和掌控,感受不到自己的能力,久而久之,內心越來越虛弱,遇事喜歡逃避、退縮,容易被困難打倒。我們不必故意給孩子制造困難,但也不要總是擋在困難面前。
有位媽媽曾經留言說,讀二年級的兒子在學校和同學玩,打鬧間不小心將同學撞倒在地,牙磕出了血。
這一幕被圍觀的同學報告給了老師,老師趕緊送學生去校醫室,順便通知了雙方的家長。當她去學校接孩子放學時,孩子已經被老師在班級里批評過了,看到媽媽那一刻,他一邊盡量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一邊又小心翼翼地看她的眼色。媽媽看著孩子這個表現,事先準備的教訓的話,說不出口。“媽媽相信你已經知道錯了,接下來,我們想想怎么彌補你的同學吧!你可以信任媽媽,媽媽會陪你一起面對問題?!?/span>塑造孩子強大的內心,愛和安全感是基礎,這就要求父母成為孩子的支持系統。我們從小就要讓孩子意識到:家,是一個安全、充滿愛的地方,家人永遠努力愛他和珍惜他,在外遇到再多的困難,父母永遠在身后,張開雙臂等著他。在家里,他可以表達脆弱和痛苦,他不會面對劈頭蓋臉的批評。大人會在孩子的錯誤的表象之后發掘孩子初始的善良動機,我們給予他的只有愛、理解和支持。當他不知道該怎么辦,并且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可以給他一些建議和方法。這不是忽視孩子的錯誤,也不是無原則地溺愛孩子,它更像一種情感支持。被父母好好愛的孩子,才能生出勇氣,篤定地走自己的路。未來,哪怕你們不在孩子身邊,他也會有被撐腰的感覺。這樣,孩子才不害怕犯錯和失敗,在一次次的經歷中,學會解決問題,練就積極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