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關注。
安全感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它是一種放心、舒心、可依靠的感覺。
孩子如果童年過度缺乏安全感,成年時期會深受其影響。
《培養孩子的安全感》一書中指出,嬰兒和學齡前兒童缺乏安全感,會有這些共同特征:
☆過分憂傷,在難過的時候會看起來非常傷心,很早就顯得憂心忡忡 ☆好斗和過分冒險,有些孩子會顯得行為沖動而且好斗,常常搞破壞 ☆過分害怕和焦慮,這樣的孩子往往非常黏人,需要持續不斷地安慰 ☆回避某些情感,不愿意表達憂傷、失望或遭受拒絕的苦痛 ☆被動、無助,往往會顯得畏首畏尾 ☆可能會處處退縮 ……
那么,安全感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心理需要?如何判斷孩子內心有沒有安全感呢?以下三點很關鍵:
對爸爸媽媽充滿信任
確定自己是被愛包圍著
當我們聊起缺乏安全感時,很多父母很自然地聯想到孩子的分離焦慮。
其實大部分的孩子都會在爸爸媽媽離開后有一段焦慮、哭鬧的時間。
如果大人回來后,孩子熱情迎接,允許大人擁抱和撫慰自己,之后又能像往常一樣進行玩耍,這其實是一種健康的狀態,也就是心理學上所提到的安全型依戀。
那么處于不安全依戀的孩子又是什么反應呢?
矛盾型依戀:這類孩子同樣為媽媽的離去而不安,可是真等媽媽回家后,孩子又各種掙扎、抗拒或胡鬧,甚至憤怒,需要大人用很長的時間去安撫。
回避型依戀:表面上,大人的離去,他們沒有明顯的情緒波動,甚至一些孩子在大人回來時也無動于衷,他們看起來非常獨立,實則內心十分不安。
不難看出,安全型依戀的孩子,對父母尤其是對媽媽有著一種深深的信任。
他們雖然也會因為不舍而難過,但是他們很快能從這種情緒走出來,確認媽媽會回來而不必擔心自己被拋棄,也就能更快地從情緒中恢復。
安全感,其實就是“信任”的表現形式之一。
孩子有安全感,意味著對養育者及環境的信任,哪怕爸媽不在身邊,也能清楚自己也是被愛著、被關注著的。
親子之間健康的依戀,會促使一個孩子更加獨立。
而那些處于不安全依戀之中的孩子,本質是渴望與父母親近的,但害怕被忽視或者拒絕,他們對大人有著深深的“不信任”,選擇帶著抗拒和敵意與父母相處。
因此,家長要重視孩子生命早期的陪伴質量,多給孩子正面、積極地回應,孩子通過這種方式,確認了父母的愛,面對世界也會更加勇敢。
正如英國著名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曾說:“孩子必須確認,自己可以隨時回家,才可以安心地向前發展?!?/span>
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情感和需求
假設這樣一個場景:
一個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放學后,看到爸爸媽媽在門口迎接,忍不住癟起嘴,一邊掉金豆,一邊撲向大人的懷抱。
爸爸媽媽來了的這一刻,孩子認為不用再故作堅強了,不用滿懷憂慮或者感到害怕了。
孩子可以把自己的脆弱捧給大人看,他們雖然在哭,實際上內心被安全感所包圍,因為此時此刻把自己的情緒展現出來是被允許的、是安全的。
隨著孩子的成長,遇到各種各樣的委屈,都能夠第一時間向父母傾訴,表達自己的情感,是孩子內心安全感十足的表現之一。
相反,有的孩子不會在親近的人面前表露情緒或者提出需求,習慣性地掩飾自己的情緒,不被人看到。
在外受了委屈,回到家后一頭扎進自己的房間里,不愿意和父母表達自己,孩子年紀越大,越變得難以理解,看上去經常面無表情,不愿意尋求支持,也不愿與他人分享感情。
我曾聽說過有的孩子身體不舒服,都不會和父母說,他們覺得自己是孤獨的,認為身后的父母不會接住他,他們寧愿縮回自己的世界里,也不愿尋求幫助,這樣的孩子內心比較沒有安全感。
所以,孩子能夠自由表達自己的情緒,展露脆弱,也是一種對父母的信任。
這種信任想要保持,需要父母積極地回應孩子的情緒,傾聽、理解孩子,讓孩子不會想著去“防御”父母。
比如孩子看上去悶悶不樂,大人充滿關懷地去詢問:“出什么事了”,那就是在鼓勵他告訴家長發生了什么事情。
他可能會指著玩壞了的玩具、撕破的畫、不漂亮的成績,接著道出今天的所見所聞及感受。
如果這些感受得到了父母的尊重,被看見了、被理解、被接納了,孩子就會明白,在家里,在父母面前,不必為脆弱而感到羞愧,不必像在外面一樣掩藏自己的情緒。
長此以往,孩子不僅對自己的情緒有更好的察覺能力,對待身邊的人也多一分同理心,慢慢學會顧及別人的感受。
有著積極的自我認知
認為自己有價值的
<span 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