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無論孩子在悲傷、孤獨或興奮、快樂時,家長和老師要給其情緒的關注、尊重和理解,而不是立刻反對他的情緒。
接納了孩子的情緒,孩子就會喜歡我們、信任我們,從而愿意聽我們的建議或看法。孩子有憤怒的情緒時,先安撫,等他鎮定下來再來商量事情的解決方案。因為當人處在強烈的情緒中時,其大腦是無法進行理智思考的。憤怒的情況下人是會失去理智的,所以沖動是魔鬼,這世界沒人愿意跟魔鬼在一起。
因為害怕而生氣?因為委屈而生氣?因為羞恥而生氣?因為擔憂而生氣?因失望而生氣?……安撫情緒最好的方式就是傾聽,當人們情緒起伏較大或有心結難解時往往需要適度的宣泄,有個好聽眾就是有了一個最佳宣泄渠道。哪怕最后沒有解決方法,通過這種交流也能極大的減緩對方的痛苦。有能力者更可幫助孩子理清頭緒,但不要隨意打斷對方或將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對方,這樣就會給他造成額外的心理負擔。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能感受那種關心,那種觸動人心的愛。在情緒平穩下來后,基本都會慎重考慮你的建議。
孩子是不懂得掩藏情緒的,孩子情緒激動的時候不要急著去回饋孩子說話的內容,而是要給自己留出5到10秒的時間,去感受孩子的情緒。先擁抱他,越反抗抱得越緊,然后手在其后背背心從上往下抹幾下。
抱著他先離開現場至少5分鐘,通過改變有壓力和沖突的環境能幫助孩子放松心態。本著“暫停原則”雙方暫時分開幾分鐘,等到孩子平靜下來后,確信自己不再帶有任何負面情緒時,再用平和的語氣,去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講述孩子行為的錯誤性,幫他學著用語言把情緒表達出來。引導孩子調整認知,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到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比如孩子用臟話罵人,成人不用責備他,只是告訴他,理解他很生氣,但是表達憤怒的方式除了罵人之外還有其他的方法。告訴孩子,情緒僅僅是一個人的主觀感受,沒有對與錯之分。但當情緒表達出來對別人產生傷害時,就會有對與錯的發生了。情況真的嚴重到暴跳如雷嗎?有沒有不發怒卻能解決問題的方式?大吼大叫是想達到什么目的?讓對方望而生畏,還是希望和對方溝通?……要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但不要一味地指責攻擊。比如說出自己的感受:“我覺得……”“我很生氣……”;和對方分享你的期望:“我希望能這樣,因為……”;表達你現在的需要并說明原因:“我請你.……是因為……”。有時也可以通過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引導孩子走出情緒困擾,比如突然發現某樣東西的不同、一種從未有過的聲音、完成從未做過的動作……當家長怒氣沖沖地教育孩子時,很多孩子往往會跟家長“較勁”,就是不聽家長的話,甚至與家長對著干。由此可見,要想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家長一定不可帶著負面情緒教育孩子,這樣就不會有沖動式的教育方法產生了。一旦沖動,立即離開現場,使自己的思維從那種即將發作的狀態中脫離出來。可以先想些愉快的事情,或者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例如,要準備什么晚飯等,努力使自己的情緒迅速平靜下來。當父母自己帶著情緒跟孩子說話時,一定要先搞清楚自己為什么會有情緒,在這種情緒的影響下,你是不是在期待孩子的反饋和怎樣的反饋。不妨把情緒放下,直接描述自己看到的事實和希望孩子怎么做。比如,用“我看到你把襪子亂丟,我有點擔心你的衛生習慣,去撿起來順手洗了吧”的表達方式,比“你怎么又把襪子亂丟”的質問,目的清晰,語氣平和,孩子也更能接受。允許孩子有情緒,允許孩子表達情緒,但不代表無條件滿足孩子所有的要求。“無條件接納”是不過多地對孩子評價,不輕易給孩子“貼標簽”,不批評和責備。比如孩子與小伙伴一起玩的時候,因為小伙伴搶了他的玩具而動手打人。接納的方法是立即抓住他打人的手制止其打人行為,看著他的眼睛對他說:“他搶了你玩具,我知道你很生氣,我能理解你不高興了,但你可以通過其他的方法來解決,比如大聲喊叫、求助等。打人是不對的,你打他、他打你,解決不了問題還失去了小伙伴,以后他就有可能不愿意跟你玩了。明白了沒有?”
薩提亞在家庭治療中提出了一個重要理論“冰山理論”。它其實是一個隱喻:
人就像一座冰山一樣,我們能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部分——行為,而更多隱藏在深層之下的,是我們的觀點、期待、感受、想法、渴望。這才是我們真正的“自我”,而行為是一個“人”特質和內心的一個外在表現。所以,孩子的內在,即他的期待、感受、想法、渴望和“自我”,家長和老師是完全應該接納的。而所有的期待、感受、想法、渴望和自我的表達上,是否可以用一種不傷人、不傷已,也無損當時的情境的方式來表達,是家長和老師需要辨別的。
我們應當接納孩子的情緒,但是對于不合理的情緒表達方式和錯誤的行為是不能接納的。“我堅決捍衛你表達任何情緒的權利,但我需要和你商量,下次遇到類似情況咱們該怎么面對?!?/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