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有觀點:孩子成長過程,沒有犯過錯就是最大的錯
發布者: 瀏覽次數: 251 2023/12/16
繼續說家教有觀點,不過,有言在先,觀點有角度問題和視野問題,所以,并無定論,只有見解,僅供參考。這是說學習動力的事,一般來講沒錯,尤其是對不喜歡學習的孩子。但是,仔細想來,還是有問題的,至少屬于“哄著學習”,也是被動學習的情態,叫做“被興趣驅動”。如此的后果有兩點:第一,喜歡的學科就能學好,否則就不學;第二,喜歡的老師就聽課,不喜歡的老師就不聽課。并且,必須認識到的是,教育部制定課程時不是根據你的興趣來寫的;社會上人資招聘的職業不是為你的喜好和興趣而設定;單位領導也不會因為你喜歡表揚就表揚你……所以說,在興趣和需求pk時,我堅信需求第一,包括學習,包括工作,甚至,包括餓了三天后便懂的道理:填飽肚子第一,口味第八!
“乖!聽話”,這幾乎是所有家長教育孩子的口頭語,也是目標。確實,聽話的孩子不犯錯,不犯錯的孩子誰都喜歡。可問題也來了,這個世界有從來都不犯錯誤的人嗎?!試想,若孩子在成長期,父母都把可能的問題給提前解決掉了,讓孩子在順風順水中順利走過成長季,那后來呢?后來在沒有父母的陪伴下,走進了諸多問題組合的社會中時,并犯了該犯的錯誤后,他們咋辦?他們沒有經驗的鋪墊,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過試錯的經歷,他們的父母精心呵護下沒有給他們犯錯的機會!唉!如此吝嗇的父母!
包辦成長就是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說了算,不給孩子自由度和自主權。其實,包辦成長和包辦婚姻的本質是一回事,都是封建思想下的家長制問題,不能用愛的名義做借口。甚至可以說,包辦成長是比包辦婚姻更嚴重的問題。有一真實故事:孩子一直到小學畢業都跟父母睡一個房間,媽媽說:看不見孩子不放心;孩子在小學讀書交往的同學是誰,必須如實跟媽媽告知,必須經過媽媽調查并同意后方可交往,媽媽說:交友要慎重;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選擇興趣班媽媽代替了,理由是:你是媽的孩子,媽說了算;當然還有高中大學選專業以及走進社會選職業,特別是選女友……這個故事的結局是什么呢?是事故,是孩子天生的成長內驅力沒了!
“沒規矩”、“無所懼”,說的就是“熊孩子”。這種性格的養成肯定是因為父母的“過度溺愛”和“過度保護”。其實,如果僅僅是在家里被父母嬌慣的沒有規矩也罷了,最怕的是孩子走到外面時父母又充當了孩子無處不在的“保護傘”,于是,導致了孩子無所畏懼。這里所說的無所畏懼,包括“他人”,也包括包括“規矩”,可問題是社會就是由“他人”和“規矩”構成的呀!最終孩子走向社會時,父母的保護傘可能不好使不夠大了,包括法律這些剛性規矩也惹不起了,彼時,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