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有觀點:輸不可怕,輸不起的孩子才可怕
發布者: 瀏覽次數: 114 2023/12/28
當年,我們小學一位一年級的孩子說:自從我上小學之后,媽媽就變了,不喜歡我了。我問她:是不是你考試成績不好?她點了點頭。后來,我問了這位媽媽一些情況,她說:孩子在幼兒園很乖,很聽話,上小學后其它還好,就是學習不好,有點笨。所以說,每天回家我都要陪她寫作業,也提前輔導她的功課,她很累,我也很累,我就像老師的助教,情緒不好時就會發點脾氣,所以,俺妞就說我不愛她了。其實,這里有兩個問題:一是孩子的學習能力和發展快慢有差異,要學會等待和接納;二是媽媽不該定位成“家里的老師”,而應該是親情之下,孩子成長的引領者和學習的場外啦啦隊。富裕、和平、少子,諸多因素下,兒童的地位和人格尊重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于是,嬌寵兒童的父母成為常態,被嬌寵和被夸出問題的兒童比比皆是。包括社會輿論作用下,兒童地位有點“虛高”,不能自己,尤其是吃不了虧,吃不了苦,聽不了批評。尤其是“輸不起”!一朋友的孩子,讀小學的時候表現出學習非常自覺,因此成績也極好,每次考試都在班級前三之列。媽媽說,一旦哪次沒考好(沒拿到第一),孩子的情緒就極低。咨詢了心理專家,得知孩子的學習動力來自于“輸不起”,因為她不允許別人超過自己。
主動成長是兒童天性、共性,是人類基因和人類賴以繁衍的根由。但是在許多情況下,這種被我稱作“元動力”的成長內驅力,竟然常常被父母以愛的名義設置了阻礙。具體說便是當兒童積極主動嘗試做事的時候,父母用六字理由說:孩子小,做不好。確實如此,確實是孩子小,也因為小而做不好,但做不好不是不許做的理由!因為,兒童成長是第一理由!比如,兒童看見媽媽刷碗時,覺得好玩就要參與,可許多媽媽都會說:你洗不干凈,這不是你干的活,然后拒之。這有更甚者會說:別搗亂!一句話把兒童參與生活的主動性給打擊沒了……所以說,必須提醒家長們,當兒童表現出我要成長的信號時,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只有支持和幫助,否則,久而久之兒童便會被家長拒絕到了生活之外,如此的后果便是“媽寶”。這是我“家教有觀點”系列說法的基點,在湖南懷化家庭教育和家長學校論壇上,資深教育專家、中國教育學會家教專委會副理事長王大龍先生也說到了這個問題,他說:同樣的方法,對兩個孩子的影響可能完全不同,正所謂“你之蜜糖,我之砒霜”。所以,但凡談家教方法都應該講一個原則:家教沒有“萬能鑰匙,只有適宜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