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 | 大雄
家長們在陪孩子學習的過程中,面對的最棘手的問題,就是孩子自覺性不高、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
孩子對學習提不起勁,一到學習就開始磨蹭、拖延、注意力不集中,有點時間就想著玩,不會主動學習······
這些表現,總結起來就是因為缺乏內驅力。
什么是內驅力?簡單來說就是內部驅動力,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內部喚醒狀態或緊張狀態,表現為推動有機體活動以達到滿足需要的內部動力。
內驅力強的孩子,不管有沒有外在獎勵,都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并能從中獲得樂趣和成就感,遇到困難和挫敗的時候,也不會輕易放棄。
而那些缺乏內驅力的孩子,則表現得十分被動,抗拒學習,持續性差,過程中容易產生挫敗感,自暴自棄。
著名企業家埃隆·馬斯克曾在演講中說:
父母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不是灌輸知識和道理,而是激發孩子的內驅力,讓他走上自我管理、自我負責的道路。
具體來說,家長要做好這四件事:
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人的需要有一個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過程,只有那些低級需求得到充分滿足的人,才容易走上自我實現之路。
馬斯洛需求層次模型
由此可見,滿足底層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孩子才會到達自我實現的需求層面,思考自我價值,追求自身的完善。
有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父母的陪伴和關愛,或是父母關系不和、家庭氛圍緊張紛亂,他就會把許多精力放在尋找愛和安全感上,不能全身心地探索世界、發展自我。
有些孩子在父母、老師、同學那里得不到尊重,自尊心受損,他們就沒有心思考慮好好學習的事,而是首先想著通過各種方式維護自己的自尊心,常表現出叛逆、不聽話。
因此,想要孩子專注于自我成長,家長首先要給他創造一個和諧、溫暖的成長環境,愛孩子、關心孩子,尊重和支持孩子,讓他在家庭中能夠得到充分的歸屬感和安全感。
此外,也要關心孩子的學校生活、同伴關系,遇到問題及時陪他一起解決,幫助孩子更好地融入班級、同伴中。
為了督促孩子學習,許多家長會使用各種“外驅力”,常見的有:
給孩子很大壓力,逼著孩子學:常跟孩子灌輸“我和你爸爸這么辛苦,你考這么差,對得起我們嗎?”“不好好學習,將來找不到好工作”······
給孩子布置大量的學習任務,嚴格督促,緊盯著孩子,不允許孩子偷一點懶。
獎勵與懲罰:背一首詩就可以吃零食;兩門課都考到95以上,每個周末可以玩一會兒手機;不好好寫作業,就不去游樂園·····
使用這些外部動力,剛開始可能效果明顯,但時間長了,反而會破壞孩子的內驅力。
葡萄牙的一項心理學和教育學研究發現,即使是剛剛上小學的孩子,內驅力和外驅力也能給他們的成績帶來顯著影響。
實驗結論表明:
小學一到四年級時,內驅力越強,成績越好,二者高度相關;
一到三年級時,外驅力與成績不相關,對成績沒有明顯影響;然而到了四年級時,外驅力變成負相關,即體驗到更多外驅力的孩子,成績會更差。
當外力過強時,孩子體會不到學習過程的樂趣,在一段時間里可以被推著前進,然而一旦外力減弱或消失,就會立馬被打回原形。
不管是我在求學時代,還是成為教師后,看著一批又一批學生進入大學校園,其中都不乏一些學生,初高中被老師、家長管得很嚴,到了大學的寬松環境里,就一下子失去了學習動力,自制力很差,沒有目標、荒廢學業,整個大學生活渾渾噩噩。
因此,在孩子剛升入小學時,家長可以對孩子的學習多上點心,通過制定規矩、陪孩子寫作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但是隨著年級的升高,家長應該盡量減少使用外部動力,重點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有利于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有些家長重視孩子的學習,就一門心思撲在孩子的學習上,干涉、管控很多,以為盯得緊、管得嚴,孩子成績就會提高。
這些家長忽視了自主感的重要性,結果往往事與愿違。
自主感,就是孩子感覺到能自己決定一些事情,這是激發內驅力必不可少的一個條件。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利克·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發展理論認為,孩子需要發展自主感,如果沒有發展好,就會否定自我價值,從而自我懷疑。
為了培養孩子的自主感,父母就應該在孩子的能力范圍內,給他機會做一些決定,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自主權”。
如果家長平時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決定孩子的學習時間、學習任務,孩子沒有自主權,就會導致兩種結果:
第一,孩子感到厭煩,產生逆反心理,故意和家長對著干,抗拒學習;
第二,當孩子多次嘗試后發現自己的話語沒有分量,自己的想法得不到尊重,就會產生一種無助感,認為自己控制不了事情的走向和結果,內心失去活力,對學習缺乏熱情。
沒有自由,自控就無從談起。
只有家長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間,讓孩子自己選擇和決定,并承擔相應后果,孩子才能學會獨立思考,并自發地調整行為,懂得對自己負責。
擁有自主權的孩子,會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價值,做起事來更加積極主動。
在多項領域取得杰出成就的埃隆·馬斯克曾說:
正是在這種強烈目標感的引領下,他總是內驅力十足,比常人多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也從不怕失敗。
許多高考成績優異,進入211、985大學的學生,當高考、成績、排名等外界因素消失的時候,開始找不到內心的動力了,他們自稱“廢物”,沒有學習的勁頭,什么也不想干。
北大心理學教授徐凱文將這種心理狀態稱為“空心病”。其實就是一種目標缺失的表現。
詩人葉芝所說:“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