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后的第一個月,有一些不明所以的聲音問我:“雙減了,什么時候生二胎呀?”
原來,他們以為的雙減是......
“孩子的作業沒有了,就可以放飛自我,家長躺平了,二胎三胎搞起了...”
“太好了,以后再也不用給孩子報班了,能剩下不少錢,孩子的學習都歸學校管,更加省心了?!?/span>
可事實上,雙減后,我滿腦子裝的是,“今天,要不要給我的女兒布置作業?布置什么作業?”
我家那個“可可愛愛的Eva姐”正好是二年級,算起來這個學期,也是雙減前后有無作業對比的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再見了,晨讀!
雙減前,Eva姐7點20分到校,因為需要晨讀,我站在校門口,耳邊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雙減后,8點10分之前不能到學科教室,因為8點5分才開門,早到的孩子只能在門口待著、待著、待著......
可惜了,以前我家的神獸可是充電滿滿,這會兒沒地方充電了?
突然安排的午睡
枕頭成了搶手貨
雙減前,中午都是自主活動,可以去圖書館、畫畫室或課外活動...
現在,突然通知要自備枕頭,因為下午上課的時間太長了,學校要求必須要午睡,神獸們需要充電,老師們也要休息,不用中午接送回來,老母親的生活品質大大的提升了...
書包不用背回家
神獸是“蹦”著回來的
雙減前,我家神獸托著沉重的書包,有氣無力的跟我打招呼。
這學期問題解決了,老師說沒有作業,也就不用帶書包回家,一臉懵的家長們在群里議論紛紛這種情況...
于是我突然有了一個疑問:“如果沒有布置作業,那么我娃都在干什么?”
無處施展的
“媽媽牌”作業
擱在以前,課外作業是最低配置,媽媽牌作業內容:“背誦古詩詞、自由閱讀、打卡...”,督促小女按時完成作業,簽字,任務完成。
這個學期,我家Eva姐5點30分到點放學,接到孩子大概5點45分,擠過人潮洶涌的晚高峰最后順利到家,我們依舊像往常那樣7點吃完晚飯,9點上床睡覺。
就這樣我們愉快的渡過了第1個月,從消失的晨讀到消失的作業,從消失的書包到消失的“媽媽牌作業”,放學回家,母慈子孝,其樂融融,可我的內心總感覺到不安!
因為,娃兒在學校的時間明顯增多了,可是學習安排明顯稀釋了一個檔次。
雙減減輕了孩子的學習壓力,可作為家長的我是否應該無憂無慮的躺平?
我的答案:“NO~”。
我只是千萬焦慮的家長中的一位操碎心的老母親。我也贊同不超前學習,希望孩子得到更多童年的歡聲笑語,但這些美好的愿景并不能消除作為一個家長的焦慮和恐懼。
鑒于學校、老師沒有書面作業,我怎么能閑著?于是......
1)我需要了解她今天都學了什么;
2)我要研究課本的重點、難點;
3)考察她的學習情況,分析她的知識點掌握情況,在考慮如何給她布置作業;
4)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消除她對老母親我的額外作業布置的抗拒情緒,順帶控制好我自己的心情,再進行輔導作業。
雙減政策強制讓大家“躺平”,但并非消除“內卷”。而我作為家長來說,孩子的教育,不能單純寄托在學校。
“學校教育非常重要,但無論多么重要,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補充?!蔽沂冀K認為,無論教育如何改革,父母都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
為了孩子的成長,我給我自己列的一份責任清單。
責任一:提升我家神獸的學習自律性
無論學業再怎么減輕,依然需要養成學習習慣,孩子不夠自覺,容易分心,如果不適當的督促,很容易偷懶;
責任2:雙減下,更應該關注她的習慣問題
課前做好預習,課上認真聽講,課后及時復習,做好筆記,積極思考,踴躍發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生活上,每晚依舊提醒她做好第二天要用到的課本、學習用具,早睡早起,少吃零食,自己的事情自己獨立完成,適當鍛煉,注意飲食衛生。不管有沒有“雙減”,培養孩子的自律性、激發孩子學習的內驅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都是我的主要目標。
責任3:孩子空閑時間多了,陪伴成了我一個難題
陪伴的本質是一種教育,教育家夏洛特·梅森曾經說過:“很多父母總是終日奔忙,從來無暇顧及孩子。當他們終于有一天想要好好關心孩子的時候,發現竟然無法與孩子進行溝通,父母對于孩子來說已經變得無足輕重?!?/p>
所以,陪伴孩子都在生活的點滴中,雖然這么說很容易,可對于忙碌奔波的我來說,這是一個難題,我只能更加高效的管理好自己的時間。我像往常一樣,下班了盡可能早點回家,晚上下課都會盡量過去接送,和孩子聊聊今天在學校發生的事。
責任4:家庭、學校聯動,有效溝通特重要
“雙減”落地不單單是學校的事,需要家庭、學校協同推進,兩者相互配合,要相信老師的專業精神,與老師保持好的溝通氛圍,多聽聽老師的意見。
我家的Eva姐雖然學習在班級的中上水平,但自制力比較差,在好習慣形成過程中,容易出現拖拉、放任、敷衍、好玩的心態,喜歡跟著感覺走,所以我需要不斷溝通來提醒孩子。
新學期開始,我明白的是,雙減是為了減輕孩子過重的學業負擔,而不是減輕做家長的責任。如果我們指望雙減政策可以讓家長對孩子不聞不問的話,我想你是誤解這份文件了。因為在陪伴孩子成長這條路上,作為家長,我們始終應該保持學習心態,與孩子一起成長。
圖&封面/源網絡